党的十九大10月18日上午开幕,在会议召开期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党的十九大及其报告的解读,使得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一时间进入思政课堂。
18日上午9:00开始,党的十九大开幕,在端升楼205和端升楼311,学生们正在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赵庆杰老师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报告中的新提法,例如,主要矛盾的新表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即时结合课程讲解给学生们听。
19日下午,学院路B106教室,在研究生公共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堂上,林海虹老师结合党在几个重大历史时期对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的判读,进行专门解读,并向学生推荐阅读《矛盾论》《论十大关系》等经典著作。在同一时间段,范亚新老师的课程也在进行,她结合自己的研究,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与环境外交的关系做了专门的介绍和讲述;对于报告中说的,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定位,她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复杂性和中国的定位与作用,给同学们做出了专业解释。
24日上午,在《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与人物专题研究》的课堂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17级研究生们在张文灿老师的带领下,就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了题为“从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的课堂研讨。25日下午,张文灿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讲话,同学们将党的十八大报告与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对比,充分了解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创新之处;并且就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与当代青年的关系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而深入地探讨。
据悉,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很多教师都依托课程对大会进行了介绍,结合报告内容进行了课堂讲述。未来,学院将根据上级要求,组织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方略、新主张、新措施、新目标第一时间进入课堂,贯穿到教育教学中,提升同学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充分发挥思政课的魅力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