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8日上午9点,由西南大学胡刘教授主讲的“‘资本批判’与马克思历史哲学变革”的学术报告会在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205举行。本次报告会由人文学院文兵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美堂教授担任评议人。校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浣月教授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与会教师还有人文学院倪寿鹏副教授、罗朝慧副教授、吴照玉讲师等。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慕名而来听此次讲座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家汇聚一堂,期待进行一场关于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头脑风暴。
在胡刘教授正式主讲之前,文兵教授用诙谐幽默的语句简单介绍了胡刘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使原本略显严肃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接着,胡刘教授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他认为北京能提供一个很好的研究交流平台。关于这个课题,胡刘教授认为自己的课题题目很大,相应地增大了研究难度,但是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的扩展和延伸。
在引言部分,胡刘教授认为马克思的著述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他在研究中发现,马克思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被一些学者以公式化的取向加以理解,而一味地按这种取向去评价历史事件一定会出现冲突。胡刘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不是公式化的“体系哲学”,而是面向实践的“问题哲学”,它从对观念的批判转向对现实历史的批判,是一种不断深化的超学科的学说。恩格斯将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概括为“两大发现”,实际上两大发现不是彼此外在的,而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融合哲学、经济学等的系统逻辑进程的不同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胡刘教授开始追问“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原初语境到底是“哲学批判”还是“资本批判”。他认为马克思以现代社会作为自己的整个实验室,以历史唯物主义探究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逐渐把握了“资本”的内涵及其对“现实的历史”的形塑和构造。胡刘教授据此得出了“资本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初语境的结论。
其次,胡刘教授提出“资本批判”是马克思历史哲学变革的枢纽。“资本批判”是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双重批判。马克思深刻意识当时的德国的理论局限在民族精神领域而忽略了工业史和商业史,由此开始了由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批判入手展开的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体批判,其鸿篇巨制《资本论》就是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众多领域的来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
另外,胡刘教授还探索了马克思历史哲学理论空间的扩展和深化。马克思的东西方社会比较研究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建立一种有别于西方理论的东方理论,因为东西方比较的核心问题指向并不是地方性的,而是世界性的“资本批判”。资本天生就是一种国际派,它带来东西方的冲突和矛盾,而资本批判就必须超越西欧这一地域限制而面向世界各地。
最后,胡刘教授归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之所在。第一,新在立脚点。新唯物主义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是世界历史范围内的人类实践总体,即无产阶级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否定的统一。第二,新在思维方式。这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促使人们从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寻求历史时代之谜。第三,新在理论视阈。“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对现代社会的正确理解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前提,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理论是面向未来的。第四,新在理论范式。它是一种拒斥公式化的“体系哲学”,企图构建“超学科视野”并从历史深处解答时代的迫切问题的问题哲学。
在评议和研讨环节,孙美堂教授首先肯定了胡刘教授报告的主题,高度赞扬了胡刘教授对问题的切入方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广阔新颖的视野,而且逻辑链条连贯,深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特点。孙教授相信胡刘教授的研究给今天的与会研究者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空间和问题生长点。倪寿鹏、吴照玉、罗朝慧、张蝶等青年教师和几位硕士、博士生也随后表示听了胡刘教授的演讲收获颇丰,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胡刘教授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回答。
最后,高浣月教授作了简短的总结。她肯定这次报告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认为胡刘教授的报告解决了很多之前运用旧的模式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无法解决的困惑,强调了青年研究者们专心科研的使命与担当,并希望大家与胡刘教授有更多的机会交流探讨学术问题,合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继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系列论坛”的宗旨,是为了加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建设,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教学,由我院和人文学院、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基地共同主办。
(文/王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