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在法大,什么最能直接体现一位老师的人气?
答曰:掉课率。
在2015年春季学期的选课过程中,因选课系统出现了问题,“《国史大纲》导读”一课的原为100人的课容量一度变成了“10”。然而,同学们惊奇的发现,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预选阶段也仍有110余位同学甘冒“1:11”的掉课率选了此门课程,只为能做一回黄东老师的学生。
总是以“黄胖子”戏称自己的他,在各种推荐选课的资料中,都无一例外被师兄师姐加上强烈推荐的着重号;而第六届“吾爱吾师——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预选统票时,负责统计票数的同学更是惊异于他无论在哪个学院的选票中都一律名列前茅的超高人气。这位在“全民皆法”的法大里教授着历史课程的老师,以他幽默风趣的课堂风格与实打实的课程内涵,赢得了全校同学的一致好评。
为人师者——从“拢住”学生到“迷住”学生
众所周知,法大是一所并未专门开设历史系的高校。在大多数人眼中,虽然作为中国法学教育最高学府的它可以当之无愧的宣称自己是法科学人的乌托邦,但对于一位研习历史的老师来说,它能否算是上佳的选择,这一点着实有待商榷。然而,一直认为“搞研究应当是自己的事”的黄东当初所考虑的却要简单的多:看中法大浓浓的人文氛围且一心想从教的他认为,在法大工作,应当能成为给他足够成就感的事儿;至于没有一个强大的历史系作为后盾,虽有其遗憾之处,却也代表着更大的学术自主度。经过一番综合考量,原本与城区一所高校几近签约的黄东还是选择了来到昌平、来到法大,也就此开始了他超高人气的积攒路。
最初的时候,黄东只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门思政必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坦诚于自己在大学阶段也是个爱逃课的学生的他当然知道,近史纲的课程性质决定着上这门课的同学其实并不见得对它有多大的兴趣爱好,大多都只是将其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在对待课程的态度上,他们难免或多或少有些马马虎虎。对初出茅庐的他来讲,对学生缺席、逃课这一点的担忧,着实让他忐忑几度。结合对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的回忆,黄东认为,同学们的逃课与否,还是在于课堂本身的好坏。这时,“拢住学生”,让学生乐于来听课,变成了他要着重考虑东西;正因如此,“讲有内涵、有意义、有价值的段子”也就成了黄东课堂的一大特色。这位从天而降的新新“段子手”,让将近史纲习惯性的视作乏味之代名词的同学们惊喜的发现,原来思政课也可以被上得如此妙趣横生、别有意味。
时光悠悠,年华渐逝。在一载又一载对近史纲这一课程的教授中,走入中年的黄东对其教学工作也逐渐有了新的思考。他日益认识到,教学本是自己丰富人生的过程,本是传道者自己读书、观察世事有所得后与学生的分享。老师要做的,不应该是简单的去迎合学生对于哈哈一笑的需求,而是在使自己享受教学工作的同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现给学生。一堂吸引学生的课,除了要有轻松、趣味的课堂氛围,更应当有扎扎实实的“真东西”,让课堂成为老师展示自己、愉悦自身、启迪学生的舞台。这样一来,“段子手”课上的“段子”渐渐较初始少了,而多出来的,则是“干货”。然而我们看到,同学们对“东哥”课程的青睐并未因此而减少,每到选课之时,他的课也仍旧不改一课难求的火爆场面。法大学子着实如他期待的那样,不仅爱听黄东老师讲有料有味的段子,更爱听黄东老师讲有意义、有启发的真历史。
黄东笑着说,事实已然证明,当初的他选择法大这一决定的正确性。而同时,法大,也因有了黄东这样一位备受同学们欢迎的好老师而更添了一分别样的色彩。
教学相长——在讲课里修炼自身
谈及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收获,惯于嘻嘻哈哈的东哥颇为潇洒的抛出一句“我觉得我变强了耶”。这里的变强,不仅言及上文提到的其对教学工作本身认识的加深,更指向其自身对历史这一学科的认识与研究之深入。
他告诉我们,历史跟相声类似,是一门门槛在门里的学问。看起来谁都能说个子丑寅卯,但其实门后高峰林立,没有大量的阅读和长期的体味很难做到有所成就。在这个泛信息化的时代里,对历史有兴趣的同学们,很轻易的便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基本的历史常识,老师们要做的,从来都不应当是与百科、知乎等等拼信息量;更不应该只是简单从网络搜集信息来糊弄学生;同时,法大学子们自身较高的人文底蕴也注定了其对老师们的高要求,他们期待老师们能通过课堂将自己独到的思考展现出来,这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
而如今的历史学更像是一个培养专才的学科,历史学方面的学者往往更倾向于对某一年代的专题研究,而对其他时期的了解并不深入。对于黄东,情况亦是如此。庆幸的是,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文史哲基地班的他,本科阶段有着较为博杂的历史积淀;奉行着凡事要做则做到极致的原则,他也当然不愿意对自己的课堂草草敷衍。他明白,只有亲自去阅读原始的历史资料,才可能对相关历史问题有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只是对他人观点的总结与转述。于是,在对课程内容的的准备工作中,黄东自己也完成了其对中国近现代史更通贯化的认识,在学术上之路走得更远。
08年前后,机缘巧合,黄东又接下一门新课——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评析。本着负责的态度,第一学期,他只选取了他最熟悉的三个人物——曾国藩、慈禧与毛泽东——来展开课堂。参考授课过程中收集到的同学意见,黄东又开始着手对同学们与他自己都感兴趣的人物展开了深入研究,强迫自己去阅读与一位位课程准备引入的人物有关的原始史料,去把握学界对此人物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在不人云亦云的同时,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
15年春季学期,学校决定增设校长推荐书目导读课程。被要求任选一门的黄东,本可以选择内容更简单、历史观更明确、他自己也更容易把握的蒋廷黻先生所著的《中国近代史》一书;然而,抱着借此机会挑战自己的心态,黄东最终选择了承担钱穆先生所著的《国史大纲》导读课程的教授工作。他自己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让自己对中华历史有一个通贯性的把握;能够在与学生交流、替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看到自己原来不曾看到的、或者思考不透的中国历史方面的问题。
黄东笑着说,他想看看,若是教此课程到五十岁,自己能不能也写出一本《国史纲要》之类的学术著作,把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交由给时光来检验其价值。
以史立身——“段子手”的华丽转身
自《国史大纲》导读开课一来,一学期的时光已经从之间溜走。选了这门课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已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面对本门课程的黄东与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黄东,有着全然不同的气场。那位曾经以“逗逼段子手”著称的“黄胖子”,此刻正展露出他“殿阁大学士”的风采;有同学更是半开玩笑的调侃他为“有着名士之风的胖子”。
对此,黄东自己这样说:《国史大纲》是作为全校的通选课来开设的,同学们之所以会选择它,也是基于自己对历史的兴趣与爱好;而《国史大纲》的内容,也是作为他的立身之本的历史学。既然学生与老师来到这个课堂上,都是出于对历史的兴趣而非完成学校思政课程的要求,黄东当然的希望,他能够将对历史学更深入、严谨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同时,他还坦言,在未来,东哥还会有更大的风格变化等待着同学们去品味。下个学期,他将把100人的课容缩减至30人,在本门课程的学术性上下功夫、做文章,对选了课的同学实施更严格的要求。5篇读书心得笔记,课堂随机讨论,大量拓展书目的阅读,对出勤率的严加把控……说起这一系列的要求,黄东自己都笑侃其为对选课同学的“摧残”。他希望,通过这般“摧残”的磨砺后,上了这门课的同学,都能真正做到学东西、长本事。他直言道:“法大的学生确实都很优秀,而我也更希望他们不要浪费这样的优秀;很多学生读的书,还远远不够。”
选课开始前,黄东让自己以前的学生将这门课程的新要求广为转发,以求做到选课的人都是真真正正的历史爱好者,让这门课程的开展能变成“周瑜打黄盖”——每一个“挨打”的学生,都心甘情愿的为之付出辛劳,也有所收获。想看看“段子手”东哥变成“杀手”东哥后,还有没有学生愿意听课。他不需担心,《国史大纲》导读仍如往常一样呈现出“爆课”的态势,仍如往常一样一课难求。
在黄东看来,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许是让你在短时间之内更有形可感的接近自己的目标,接近自己赖以生存“饭碗”。但是其他人文社科课程的学习,则将于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完成对自身涵养的提高。他始终希望学生们能认识到,只有“法”、只学“法”是远远不够的,法学的学习亦需要人文学科的支撑,而阅读,更应被当作一个人终身的喜好。黄东告诉我们,一直以来,他都赞成将文史哲类课程面对全校同学开设,让不同专业的同学都能选择。当听到这般选课盛况时,他不无欣喜的说:“即使没有历史系,法大也同样有那么多重视历史、愿意学习历史的同学。”这也无疑告诉我们,他对自己最初选择法大的不悔。
几度花开、几许叶落。在这2015年的夏天,在第六届“吾爱吾师——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老师”的评选结果中,我们看到,黄东就如同“钉子户”,凭着他的超高人气,再一次毫无悬念的当选。让我们在道一句恭贺的同时,也不忘祝福——祝福未来的他能完成自己于五十岁之时著书立言的计划,在史学之峰的攀登路上,且行且歌。
(文/罗雨荔 图/陈睿 编辑/陈睿)
转自法大新闻网,http://web.cupl.edu.cn/html/news/news_182/20151016093602804960210/2015101609360280496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