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秀华教授等赴美参加第10届国际怀特海大会暨第9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门户管理员发布日期:2015-06-15点击量:
在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政法大学过程马克思主义与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我院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教授,与博士生刘欣近期应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过程哲学家、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小约翰·柯布教授的邀请,赴美参加了“第10届国际怀特海大会暨第9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潘多树生命共同体首届会议”。本次会议会期长,从6月2日报到至6月10日结束;会议规格高,有一批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实践界有国际影响的知名理论家和实践家到会,克莱蒙市长为大会致辞;会议规模大,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1800多位学者,其中中国学者高达100多人,志愿者上百人,设有82个分会场。大家聚集在加州美丽的克莱蒙大学城,在过程思维和有机哲学的视角下跨领域、跨学科、跨文化地交流探讨了事关人类命运的生态文明问题。引人注目和发人深省的是,大会以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植物潘多树为会标,由于犹他州大片的潘多杨树林只有一个根系,体现出共生、合作的整体性且生命力极强等特点,因此会议将“潘多”作为有机体、生命共同体的象征,倡导改变现代二元论思维方式和单纯经济主义的立场,强调与他者合作以及每个共同体都是更大共同体中的一个的意识,只有携起手来才有可能摆脱人类生存危机,拯救世界。会议期间,张秀华教授不仅协助会务组为大会提供服务,而且她作为“怀特海与马克思”分会场的召集人与主席菲利普·克莱顿教授、欧阳康教授合作,组织研讨本圆桌的主题,同时还做了题为《马克思与怀特海有机体思想的比较研究》的报告,并和与会者展开深入讨论。博士生刘欣作为大会的志愿者作了大量会务和翻译工作,在分会场研讨了过程哲学的生态文明意蕴问题,她还荣获了本届青年学者柯布资助奖。此外,张秀华教授一行还向大会贡献了初创的《中国过程研究通讯》(Newsletter of Process Studies in China)。
张秀华教授(右起第2位)等报告后回应与会者问题
博士生刘欣(左起第5位)在青年学者柯布资助奖领奖台上
张秀华教授在向柯布教授汇报《中国过程研究通讯》的创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