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师资队伍

张秀华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门户管理员发布日期:2021-11-01点击量:
职位 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秀华(1963-),女,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招生方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带头人、学科组负责人,学科群召集人;是校学风建设委员会成员,中国政法大学过程马克思主义与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主任;被特聘为首批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钱端升学者)、北京高校“思政课”特级教授;教育部专家库核心成员、第四轮学科评估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与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宣讲专家。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尤其注重马克思主义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申辩;马克思与怀特海、海德格尔、莱布尼茨等的比较研究;着眼于现代性急难,持续进行本人率先开启的工程现象学追问、工程技术的社会批判、工程价值与伦理等工程哲学研究,以期拯救现代性;主张科学技术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自然辩证法就是科学技术学、工程是具象化的STS;在形态学视角下首次给出人类一般的工程演化形态:从“工程1.0”到“工程4.”,从“自在工程”到“自在自为工程”。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等期刊发表文章9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代表作:《历史与实践——工程生存论引论》(2011年版,2017年获得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回归工程的人文本性——现代工程批判》(2018年版,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译著:《自由与生存》(2007年版);主持北京市、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现作为首席专家主持重大课题1项;3次获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6年被授予全球“过程研究杰出奖”,2016—2017荣获校级优秀教师,获得2017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获得2项中国政法大学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被评为首届中国政法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第九批首都市民学习之星。2009.8-2010.8 经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于克莱蒙研究生大学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曾到莱顿大学、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等短期学术访问;赴欧美韩多国参加国际会议。现有多个学术兼职,如国际有机宇宙论学会常务理事,并且是该学会所办的同行评审期刊BIOCOSMOLOGY -NEO -ARISTOTELISM的编委,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及其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和工程哲学两个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北京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会理事等,还是一些核心与权威期刊、外文期刊的同行评审专家。

以下是张秀华2006年入职法大以来发表的主要文章(分为三类):

(一)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比较研究

1.张秀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卢卡奇辩证法的重释》,《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权威),2019(2)。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7期转载。

2.张秀华:《历险的辩证法——拯救者与拯救者被拯救》,《理论探讨》(CSSCI),2019(2)。被《新华文摘》(权威期刊)2019年第16期转载。

3.张秀华:《“做”以成人:人之存在论问题中的工程存在论意蕴》,《哲学研究》(CSSCI,权威期刊),2017(11)。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18)全文转载。

4.Zhang Xiuhua, Yao Tianyu, Xu Wenjun, Zhai Yujia, Crime and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Relevance Toda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SSCI,权威期刊),2017(5).

5.张秀华:《回归与超越:莱布尼茨与怀特海的有机宇宙论之比较》,《哲学研究》(CSSCI,权威期刊),2016(5)。该文被作为重点文章封面点题,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外国哲学》(CSSCI,2016)全文转载。

6.张秀华:《现代实践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研究》(CSSCI,权威期刊),2015(3)。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CSSCI,2015)全文转载。

7.张秀华:《历史辩证法视阈下的工程及其文化走向——从“暴力的逻辑”到“自由的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CSSCI,权威期刊),2012(2)。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12)全文转载。

8.张秀华:《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信仰问题》,《哲学研究》(CSSCI。权威期刊),2011(5)。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外国哲学》(CSSCI,2011)全文转载。

9.张秀华:《从未缺场的“情感调子”——怀特海哲学中情感的价值与功能》,《江海学刊》(CSSCI),2018(4)。被《新华文摘》2018第20期观点摘编。

10.张秀华:《时间视域与历史视域的融合: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回应》,《江海学刊》(CSSCI),2012(3)。人大书报中心的《哲学原理》2012第9期全文转载。

11.张秀华、翟羽佳、何迪:《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的科学基础之比较》,《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9(7)。12.张秀华:《生态文明的形而上学奠基:马克思与怀特海的聚合》,《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0(12)。13.张秀华:《在场的他者——马克思与怀特海的他者之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7(7)。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19期观点摘编;被人大复印资料报刊中心《哲学原理》(CSSCI)2017第11期全文转载。

14.张秀华:《马克思与怀特海精神实践之比较》,《理论探讨》(CSSCI),2017(1)。封二做了作者推介。

15.张秀华:《马克思与莱布尼茨的中国观之比较》,《北方论丛》(CSSCI扩展板),2015(7)。《红旗杂志》,2015年第10期论点摘编;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CSSCI,2015)全文转载。

16.张秀华:《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生态文明”的生存论根基》,《理论探讨》(CSSCI),2009(4)。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09)全文转载,被《光明日报》09.9.17论点摘编;

17.张秀华:《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技术学》,《理论探讨》(CSSCI),2012(7)。

18.张秀华、马翠明:《科西克“人与世界关系”阐释的实践基质》,《理论探讨》(CSSCI),2014(3)。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CSSCI,2014)全文转载。

19.张秀华:《从有机、有序到和谐与文明——怀特海与马克思的机体思想之比较》,《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中文核心),2017(1)。该文被作为重点文章封面点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CSSCI,2017)全文转载。

20.张秀华(第2作者):《实践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自由理论》,《河北学刊》(CSSCI),2010(5)。

21.张秀华:《华丽转身:拥抱后现代生态文明:第四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综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6)。

22.张秀华:《过程哲学的生态文明意蕴》,《光明日报》(学术版),2011.01.04。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生态环境与保护》(CSSCI,2011)全文转载。

23.Zhang Xiuhua,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Views on China of Leibniz and Marx. Natur und Subjekt (Vortrage 3),2011.9.26.(《第9届国际莱布尼茨大会文集》)

24.Zhang Xiuhua,etc., The Mind in Process: the Meaning of Chinese Philosophy of Mind on the Mind Ecology Studies.BIOCOSMOLOGY–NEO-ARISTOTELISM, 2015(1).

25.Zhang Xiuhua, On the Organic Cosmology of Leibniz and Whitehead. Vortrage des × Internationalen Leibniz-Kongresses(Ⅱ), 2016.(《第10届国际莱布尼茨大会文集》)

(二)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社会批判以及现代性问题研究

26.张秀华:《哈贝马斯对韦伯现代法律观的批判及重建》,《哲学动态》(CSSCI),2019(9)。

27.张秀华:《科学与宗教关系探究的新进路——对近年中美科学与宗教学术会议的分析》,《清华大学学报》(CSSCI),2013(3)。人大书报中心《科学技术哲学》2013年10期全文转载。

28.张秀华:《科学、技术与法对话的基本路径》,《自然辩证法通讯》(CSSCI),2011(8)。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11)全文转载。

29.张秀华:《科学、技术与法对话的前提批判》,《理论探讨》(CSSCI),2011(3)。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11)全文转载。

30.张秀华:《工程:具象化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3(9)。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14全文转载。

31.张秀华:《西方工程技术与宗教关系的阐释范型及其局限》,《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4(11)。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宗教》(CSSCI,2015)全文转载。

32.张秀华:《工程与现代性》,《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2(7)。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12)全文转载。

33.张秀华:《信仰与工程》,《江海学刊》(CSSCI),2006(2)。人大书报中心的《哲学原理》2006年第8期全文转摘。

34.张秀华:《工程价值及其评价》,《哲学动态》(CSSCI),2006(12)。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07)全文转载。

35.张秀华:《工程的生存论阐释》,《光明日报》(学术版),2011.11.15。

36.张秀华:《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工程》,《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06(12)。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07)。

37.张秀华:《海德格尔生存论的工程之思》,《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07(7)。

38.张秀华:《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及其对工程研究的意义》,《理论探讨》,2007(8)。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CSSCI,2007)全文转载。

39.张秀华:《从生存论的观点看和谐发展的工程观》,《光明日报》(学术版),2007.11.20。《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08)全文转载。

40.张秀华:《走向后工业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08(1)。人大书报中心的《科技哲学》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

41.张秀华:《建设中国学派的工程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08(1)。

42.张秀华:《现象学视野中的现代工程与都市文明》,《兰州学刊》,2016(11)。被人大书报中心《外国哲学》(CSSCI)2017全文转载。

43.张秀华:《工程理解与阐释的人文视野及其进路》,《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8(3)。

44.张秀华:《工程伦理的生存论基础》,《哲学动态》(CSSCI),2008(7)。人大书报复印中心的《伦理学》(CSSCI)2008年1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2期论点摘要:《工程伦理评价的生存论准则》;《新华文摘》2008年第20期论点摘要:《工程伦理的生存论基础和出发点》。

45.张秀华:《工程共同体的本性》,《自然辩证法通讯》(CSSCI),2008(12)。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46.张秀华:《工程共同体的结构及维系机制》,《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09(1)。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09)全文转载。

47.张秀华:《工程共同体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CSSCI),2009(4)。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09)全文转载。

48.张秀华:《工程哲学视野中的“工程4.0”》,《光明日报》(学术版),2015.11.14。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16)全文转载。

49.张秀华:《“罪”与“赎”:关于人类工程之“非”的反省与超越》,《自然辩证法研究》(CSSCI),2011(7)。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11)全文转载。

50.Zhang Xiuhua,TOWARDS ENGINEERING 4.0:A CONTEMPORARY EXPRESSION OF BIOCOSMOLOGY AND NEO-ARISTOTELISM. BIOCOSMOLOGY–NEO-ARISTOTELISM, 2016(1).

51.张秀华:《国内工程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走势》,《理论探讨》(CSSCI),2013(9)。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科学技术哲学》(CSSCI,2013)全文转载。

52.张秀华:《基督教与西方和中国的现代性》,《学术与探索》(CSSCI),2008(1)。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宗教》(CSSCI,2008)全文转载。

53.张秀华:《“中国梦”的几种张力关系》,《光明日报》(学术版),2013.8.4。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SSCI,2013)。

54.张秀华:《二十一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光明日报》(特刊),2018年2月27日。

(三)关于大学生成长与思政课教学研究

55.张秀华、马翠明:《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深层原因探析:基于现代性批判与跨学科视野下的解读》,《人民论坛》(中文核心),2013(33)。

56.张秀华:《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过程的规律与动力机制探究》,《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核心),2014(4)。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公共行政》(CSSCI,2014)全文转载。

57.张秀华:《论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不容忽视的一个维度》,《北京教育》(高教),2012(11)。

58.张秀华:《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9)。

近年出版专著(译著):

(1)《回归工程的人文本性——现代工程批判》(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

(2)《历史与实践:工程生存论引论》(专著),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工程的实践哲学研究”的结项课题;入选“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者文库”,2017年获得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一届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3)译著:《自由与生存》(谢文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近年参加撰写的著作:

《工程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013年修订再版)。

《工程社会学导论:工程共同体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工程哲学新观察》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京师哲学发展年度报告(20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技术哲学的追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Constructing Reality,edited by Nicole Holzenthal, Peter Lang GmbH,2016.

近年参加编写的教材:

副主编:《科学、技术与社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教育部全国统编教材)

常务副主编:《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联系方式:zxh918@263.net

中国政法大学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