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年末学术沙龙,共话“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范式转型”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门户管理员发布日期:2010-01-24点击量:
1月18日下午2:00,在昌平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414办公室,我院举办了年末最后一次学术沙龙。沙龙主题是“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范式转型”。沙龙由孙美堂教授主持,王强、王嘎、张文灿、宋朝龙、赵卯生、侯松涛、郭继承、黄东、傅杨等老师参加了沙龙,杨先德同学旁听了沙龙并做会议记录。
孙美堂教授以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复杂性理论为切入点,阐发了马克思主义范式转型的哲学基础。复杂性系统理论关于系统的不确定性、涨落性(在系统中,某一个很小的因素可能被扩大)、突变性、自组织性(开放系统导致自组性功能,不同于封闭性系统)、多元形态等理论克服了传统线性因果论的简单化的科学模型,对社会科学影响深远。马克思主义自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从生成论的角度,而不是从本质主义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如果只按照简单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无法适用于西欧以外的地方的,甚至对西欧都不能完全适用。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用复杂性科学来改造。宋朝龙老师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范式转型是必然的。马克思研究总体旨趣的转向,基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方法论要求。和理性批判主义方法及实证主义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历史现实主义的方法。马克思的方法强调整体性,强调整体自身的历史性。二战后,全球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的整个视野和问题意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的范式转型包括历史理论从社会形态理论向世界体系理论转型、社会主义理论从与资本主义抽象对立的社会模式理论向后发国家的制度建构理论转型等等。赵卯生老师认为,在讨论马克思主义范式转型时,对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性的东西,对马克思主义中变中的不变,也要加以厘定。王嘎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范式转型不能光强调宏大叙事的重构,也要强调重新解读文本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的范式转型不能缺乏现实关怀。王嘎老师还系统介绍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及其他东欧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情况。郭继承老师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宏大叙事仍有意义。这是因为我们和西方学者的历史境遇不同,他们的现代化已经完成,而我们正在过程之中。马克思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模式进行反思的大量学者中的一位。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是根本。黄东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范式转型的中心线索应该清晰化,不能泛化。文本解读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从现实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出发。侯松涛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范式转型需要有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的支撑。傅杨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范式转型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变迁与时代变迁的相互关系。王强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范式转型应该和整个学术界的范式转型结合起来研究。张文灿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范式转型的几个主要方面之间的关系应该深入研究,进一步加以明确化。
通过本次学术沙龙,大家交流了研究心得,寻找到了更多的学术交叉点,对我院教师沟通学科差异、开展学术对话、实现进一步的教学科研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明确我院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中的方向定位。下学期,我院学术沙龙将继续开展,并和教师读书会、新视野系列学术讲座一起,共同搭建起我院多层次、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