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结束,我校面向2020级全体新生首次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顺利结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推动课程创新发展, 2月5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阶段性建设汇报暨教学研讨会在昌平校区三层会议室举行。党委书记胡明、校长马怀德、党委副书记高浣月、副校长常保国出席会议,教务处、马克思主义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及课程全体授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由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浣月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东介绍了课程整体建设情况。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院系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等内容,课程运行状况良好,获得校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国情研究所所长侯松涛报告了课程年度教学情况及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程运麒汇报了北京市教工委组织的课程师资培训班和教学研讨会主要情况。
在主旨发言阶段,教务处处长卢春龙介绍了我校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与优化思路;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邰丽华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视角阐释了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群英教授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科学论断的提出背景、发展脉络及其对中国特色外交建设的指导意义发言;法学院秦奥蕾教授阐释了如何理解和把握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卯生教授总结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三个维度;商学院副院长熊金武副教授结合自身体会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人权研究院王理万副教授分享了讲授“一国两制”故事的体会与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昱辉、李彤结合学生反馈的代表性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认真听取课程建设汇报和主旨发言后,与会校领导就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提出了意见和要求。常保国指出,我校在全国较早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课程,成效良好,要在此基础上创新推进课程建设: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及时将生动鲜活的现实素材融入专题教学;充实教学队伍,按照马院为主、全校整合的思路组织教学队伍;优化教学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系统授课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强化课程资源建设,在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库等方面提供课程支撑。
马怀德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高度重视相关课程建设,广大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这是深入推动课程改革创新的前提。马怀德强调,要多措并举、汇聚合力推进相关课程建设。一是突出重点、与时俱进,及时准确将最新成果、最新论断纳入教学体系;二是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彰显课程建设的“法大特色”;三是关注学生、创新方法,通过扩大线下教学规模、增加小班授课、丰富授课形式等措施,提升育人实效;四是开阔思路、强化保障,在教材教辅编写、平台搭建、项目申报等方面广开思路,为课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胡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围绕“三个强化”对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强化政治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二是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建设一支符合“六要”标准的优秀师资队伍。教育引导教师做到“真学、真信、真教”,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做为学为人的表率。三是要强化课程建设。坚持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系统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特色创新与资源统筹相结合,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打造金课、铸造精品,努力在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交出令人满意的法大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