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京津冀高校学者研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来源 :发布日期:2021-11-23点击量:

11月20日,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京津冀高校学者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交流会”,京津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者集聚云端,围绕“在新征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主题,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精神展开交流研讨。

  开幕式上,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付洪教授在致辞中说,共研《决议》精神,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主题,对于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加强京津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同发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表示,过去100年,我们党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历史跨越。他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定力,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认为,需要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世界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意义。社会主义革命的起点在落后国家,只能以迂回道路来完成由战略弱势向战略均势直至战略优势的过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明,这种战略转折正接近实现,这是把握21世纪马克思主义内涵和意义的关键。

  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纪亚光说,在近现代中国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是最重要的两条线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追求的历史产物,历经由“效法欧美”到“以俄为师”的转折和对“苏联模式”的超越,其每一次发展飞跃都是以中国现代化事业为着眼点,指导中国共产党开辟出独树一帜的现代化道路。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安东认为,对照世界资本主义陷入系统性制度性危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更加凸显。新中国70多年来的现代化道路及成就,充分证伪了西方主流现代化理论,验证了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康庄大道,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个更加可信和可行的选择。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仁忠说,《决议》概括了“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科学回答了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道路遵循、精神力量、外部环境、力量来源、重要法宝等重大问题,揭示了党过去为什么能成功、未来怎样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为党和人民奋进新征程提供了丰厚滋养和强大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东认为,要正确运用大历史观,以大历史观科学诠释“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常庆欣认为,要以“国之大者”的视野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大历史观”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更加主动的精神力量”运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提升把握历史大势、认识历史规律的能力,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广兴说,《决议》对百年党史历史成就的概括表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经济实践探索坚持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坚持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内在要求。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庆杰表示,在中国文化中,国家既履行现实的伦理功能,也被寄托着具有终极意义的伦理期待。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百年来践行初心使命。我们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厚植家国情怀。

  闭幕式上,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执行主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邰丽华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时效性强,充分展现了京津冀高校学者的协同精神,以及解读、宣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责任担当。与会专家的主旨演讲精彩纷呈,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以实际行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