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行动方案》部署和研究生院的总体要求,2021年11月25日下午14:00,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研究生导师培训会。本次培训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我校著名学者、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席涛教授,他为我院全体教师带来一场关于“如何做好研究生导师”的主题报告。培训会以腾讯会议方式在线上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袁方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本次培训会。
报告开始前,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浣月致辞,她强调了研究生导师培训对我院全体教师,特别是年轻研究生导师在提高指导研究生和学术管理能力、促进我院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发展改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全面介绍了席涛教授作为中国政法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代表,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高浣月书记希望我院教师向席涛教授学习,成为有教育情怀、有教育信念、有教育风格的新时代教师。
接下来,席涛教授开始了《如何做好研究生导师——以法与经济学专业为例》的主题报告。席涛教授从多年教学研究与培养研究生的切身经验出发,将导师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实践过程归纳为假设、实证、规范的逻辑发展过程,即从大学教师的理念到大学教师的投入再到大学教师的产出的完整过程。他借助法与经济学研究方法假设:投入产出方法,认为大学主要生产两种产品: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就是大学教师的上课、研究论文与著作。物质产品就是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生产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是否适合社会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取决于教师的投入要素与被生产要素的质量这两个要素。席涛教授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案例,详实地分析了大学教师的投入要素:首先是规划培养,从平时的文献阅读要求做起,再要求学生学年论文撰写学术综述与阅读经典文献笔记来锻炼其学术思维;有条件的情况下,也要积极鼓励学生二年级到国外著名大学交流一年或者半年;另外,也要每月开展一次研究生交流会,要求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培养其问题意识,并能够在反复争论、质疑和答疑中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帮助学生构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规范的毕业论文框架,然后让研究生顺利毕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发挥才能,贡献国家。席涛教授认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应该远离浮躁、拒绝喧哗,潜心问学。在读好书、上好课、写好文、申课题方面要舍得投入时间精力,只有这样,才能产出精神产品即留下穿越时空的论文或著作,也能产出物质产品即桃李天下,为国育材。最后,他以 “化身红烛守书斋,照见窗前桃李已成材”与老师们共勉。
席涛教授的报告引起我院教师们的情感共鸣与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并就把好研究生生源、平衡教师自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的关系、学生培养要求、有效开展读书会、确定论文选题以及促进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与席涛教授进行了积极交流。
近两个小时的专题报告与互动交流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阮广宇对培训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不仅要追求业务上的精进,还应严守政治纪律、职业道德,注重师德师风,树立“全员育人”的良好风尚,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对教师们提出了具体要求。
最后袁方副院长布置了学院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的下一阶段任务,并宣布2021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