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自由: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法大、北大、林大三校马院研究生读书会攫英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4-25点击量:


由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读书会,于2019414日在我校学院路校区举办。参加此次读书会的老师有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邰丽华教授、副院长袁方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美堂教授、张秀华教授,曹万成老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朝龙副教授等,以及来自我校、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近40位博士生和硕士生。

首先,袁方副院长对前来参加读书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和真诚感谢。她希望大家通过研读经典,加强学术积累,为理论研究打好功底;通过切磋交流,开阔视野,提高学术素养,培养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其他老师对学院读书会的开展情况作了介绍,并对这种联合交流的方式予以鼓励和支持。

会议以“自由: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为主题,分设三个单元,即“马克思主义自由理论与国家观”、“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现实”。来自三校的同学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深入交流、讨论。

 

 

第一单元发言的题目有:“青年马克思的自由观”、“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自由思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新自由主义的异同”等。北京大学的李应瑞、中国政法大学的白雪同学主要探讨了青年马克思在《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时期的自由思想以及对国家与法等问题的思考;北京林业大学的孙叶林同学探讨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大学的毛菲同学从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关系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意涵;中国政法大学的冯宸同学探讨了从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开始进展到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的思维进路和论证方式;中国政法大学的顾晋伟同学主要探讨了黑格尔式的“普遍性”自由观以及马克思对这种自由观的批判;北京林业大学的张翰玉、郎丽同学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北京大学的周勇平同学主要分析了近代社会资本逻辑下的自由问题;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的王森垚同学主要分析了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困境及其回应;北京大学的王绯璠同学主要探讨了学习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应掌握的方法和需要警惕的问题;北京大学的顾钰婕同学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学说入手探讨了私有制、阶级等问题。

报告结束后是自由发言。参会老师和同学就德国古典哲学的自由观、马克思自由观的方法论转向、自由内涵的演变,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自由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私有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第二单元主要围绕从康德到马克思的认识论、辩证法等问题展开。其中,北京大学的曹江川同学探讨了康德的物自体概念以及马堡学派对物自体概念的认识;周龙辉同学主要探讨了黑格尔对知性思维的批判;中国政法大学的贾亚南同学主要探讨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性体现;北京大学的夏少光同学主要探讨了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的贫困问题及其与马克思贫困理论的比较;中国石油大学的王财忠同学对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和马克思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主旨发言结束后,与会老师同学积极互动,就康德的二元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对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超越,以及马克思贫困理论对当今扶贫的指导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三单元报告的主题是“文化、价值与共同体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的杨伟丽同学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与演进路径;王萌同学对法治文化视野下法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北京林业大学的惠东海主要探讨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与其当代价值;北京大学的邓佳同学主要探讨了马克思的文明观;北京林业大学的任嘉洁同学主要探讨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涵。主旨发言结束后,与会老师同学就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当代运用如国际分工、马克思的文明观、“法”的功能与价值以及人类共同价值与共同体展开热烈讨论。

分组发言和讨论结束后,孙美堂、张秀华、宋朝龙、曹万成等老师对大家的发言逐一点评,对大家的发言中,涌现出的理论亮点和进一步升华的空间,做了评论。老师们对这次读书会的效果表示充分肯定,甚至表示“很欣慰”、“很兴奋”,纷纷表示继续办下去、办得更好。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邰丽华教授作总结发言,表达了对参与读书会师生的感谢,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校际交流和院系之间的学术互动,更加积极地扩大同学们的学术交流,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学生学术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交流机会和交流平台。

为期一天的会议在同学们满满的收获和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中国政法大学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