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期学术工作坊成功举办

来源 :发布日期:2020-11-06点击量:

20201030日,我院第二期“学术工作坊”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举行。本次“学术工作坊”以“回归现实世界——马克思与怀特海的新主体性哲学”为主题,由来自我院的博士生导师张秀华教授担任报告人,《哲学研究》编审黄慧珍老师为与谈人。活动由蔺庆春博士主持,我院的解启扬教授、王政、史婉婷、杨杭杭等老师,以及我院的部分博士生、硕士生线下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有部分校外学者线上参加本次学术工作坊。

参加活动的线下部分师生合影

在长达3个小时的活动中,张秀华教授从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和怀特海将哲学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之后所建构的新主体性哲学,并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两者的共通性:第一,指出马克思与怀特海在存在论上既解构了无世界、无肉身的心灵、自我意识和绝对理念的抽象主体,又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单纯受动性的主体,以“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为逻辑起点,借助感性实践活动、感受与摄入活动的分析,在新唯物主义和新宇宙论的解释原则下展现了具体主体自身及其主体性的社会历史性、生成性。第二,阐明马克思与怀特海在认识论上澄清主体认知的现实基础、理论前提与限度,二者都批判基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思维方式和近代认识论,指认他们在实践-过程论的认识论和实践解释学以及纯粹感受批判的理论理路下,境遇化地揭示认知主体及其感知、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的社会历史根源、深厚的宇宙背景。第三,强调马克思与怀特海的新主体性哲学都在共同体思想、对象性存在、主体间性原则下关切他者,拥有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内涵,在价值论上彰显着生态文明意蕴。最后,张秀华教授总结道:马克思与怀特海回归现实世界的主体性思想均超越了抽象主体性哲学,尽管在理论理路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有很强的共通性。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下,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借助物质实践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展示了主体性的历史性、关系性、过程性和生成性,使主体性原则与客体性原则相统一,诉诸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实践的最终实现,在未来真正的共同体中赢获人和自然的双重解放。怀特海则立足有机宇宙论,在过程-关系思维下,从“现实实有”出发,依循主体形式主导的摄入与合生,打通主客体之间的阻隔,拓展主体到非人类存在,确立了“主体间性”的主体性原则,协调共同体之善与个体利益的关系。因而,他们都基于既能动又受动的主体的感性活动分析以及历史的现实基础批判,建构起新主体性原则,有助于我们放弃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歧途,深化对“两个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认知,为生态文明建构提供了思想资源。

活动现场图

黄慧珍教授首先高度肯定了张秀华教授报告的学术价值,对其报告作了宏观概括的回应之后,认为张秀华教授阐发的马克思与怀特海的新主体性哲学的观点对我们审视当代世界与生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我们的确需要新启蒙,在现代化进程中,在现代世界让个体主体出场。其次黄慧珍老师梳理了主体性哲学的历史脉络,指出了具有“神目”的理性主体和工具理性的张扬给我们当今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伦理滑坡。再次黄慧珍教授认为新主体性的构建不仅仅需要从西方哲学中去汲取营养,更需要借助于中华传统的“道”去重构,加入智慧的、伦理的维度,建构从“以物观之”向“以道观之”转换的主体。最后黄慧珍教授特别谈到,在做比较研究时要选准比较主题、依托文本支撑、在细节上下足功夫。今天张秀华教授的报告为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主讲结束后,张秀华教授、黄慧珍老师与参加本次活动的线上线下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针对几位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张教授与黄老师都给予了精彩的解答。本次活动的策划人解启扬教授表示,本届学术工作坊的学术交流不仅报告和与谈的内容思想丰富、有新意,而且体现了学术自由、平等对话的真意,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和参与我们工作坊的学术活动。主持人蔺庆春老师简要总结了本届学术工作坊的活动,并再次感谢报告人、与谈人以及参与交流的线上线下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供稿人:潘梦竹(文字),罗秋霞(摄影)


中国政法大学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